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声民意 > 正文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037号《关于我省大力发展饲料桑产业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督办字〔2023〕136号

  ***委员:

  您的《关于我省大力发展饲料桑产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结合我厅职责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立足蚕桑、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山东省“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果桑、饲料桑、抗逆性桑以及适应机械化采收条桑等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积极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推进蚕桑药食新功能开发、果桑发展及深加工配套、饲料桑与畜牧养殖融合发展”;省畜牧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办意见发展“两低一高”饲料的意见》,在全省倡导“扩大不占耕地的多年生构树、蛋白桑等非粮作物的种植,提高其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发展地方风味绿色健康畜产品。”

  实际工作中,我厅制定了将蚕桑种业、饲料桑农牧循环、桑蚕人工饲料饲育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蚕桑产业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来抓的工作目标;省牧草体系增设了省综合试验站,重点开展饲料桑在畜禽中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21年9月28日,在高密召开了全省‘饲料桑种质创新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了饲料桑良种“丰源1号”,于2022年11月通过省级审定,并牵头成立了“山东省饲料桑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我厅农技中心在无棣建设了盐碱地饲料桑试验示范田,今年7月9日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得到了部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我们也正积极引导蚕桑、畜牧产业技术体系等联合开展饲料桑种植、加工及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组织合作开展盐碱地饲料桑农牧循环发展模式的研发和示范推广。

  正像您在提案中所说:饲料桑具有强抗逆性、速生高产、高蛋白、抗炎杀菌等生物学特性,应用于畜禽生产,一方面桑园可吸纳畜禽生产中产生的粪污,另一方面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提高畜禽免疫力、改善畜产品品质。发展饲料桑产业对解决我国畜牧业蛋白饲料长期大量需要进口的问题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吸收您提出的宝贵意见,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饲料桑的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饲料桑品种创制及生产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发挥省级蚕桑及畜牧产业技术体系、科研、教育、创新中心、龙头企业等团队力量,加大饲料桑新品种,尤其是耐盐碱饲料桑新品种的选育。加快饲料桑高产栽培、科学加工及饲用价值研究与评价,总结凝练配套技术,探索研发高效生态饲料桑种植、饲料开发及畜禽饲喂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二是加快饲料桑“种-加-养”一体化农牧循环技术与模式推广。组织形成“各级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的协同推广体系,在适宜地区建设省力、高效饲料桑种植与畜禽养殖融合示范基地,推广高效生态饲料桑种植、饲料开发及畜禽饲喂等全产业链技术,打造饲料桑“种-加-养”一体化农牧循环模式,建设示范样板。

  三是因地制宜扩大饲料桑生产利用规模。将饲料桑纳入我省饲草料范畴,组织调研,商议扩大“粮改饲”补助范围,把饲料桑纳入补助范畴。以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结合“粮改饲”、“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因地制宜引导带动盐碱地饲料桑种植,扩大生产规模,为饲料桑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7月31日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jyta/202309/t20230918_44122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