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督办字〔2023〕178号
省工商联,**、***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种子安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种业振兴行动部署,扎实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育种创新、技术攻关、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市场监管等重点工作,切实保障种子安全。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7%,有力支撑了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高标准编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超额完成第三次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各类资源7513份,确定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19家单位为第一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立项实施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二期建设项目,抢救性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珍稀特色资源,明水大红芒香稻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依托国家农业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山东),收集保存鉴定陆地、深海、两极等生境微生物3000余株,分离保藏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400余个,具有杀虫、除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50余个。
二是扎实推进育种创新。连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种业提升工程,聚力新品种研发。自1982年实行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审(认)定新品种2377个,培育“济麦”“登海”等多个骨干系列品种。小麦品种“济麦22”,曾连续9年全国面积第一;登海玉米品种多次刷新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大豆品种“齐黄34”曾创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目前为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今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中,我省25个,占10.4%。
三是强化生物育种技术攻关。省科技厅围绕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等基础研究领域,立项支持10个项目。舜丰生物与朱健康院士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套基因编辑系统,获得全国首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省农科院李根英团队研发了小麦基因转化技术体系,最高转化效率达到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是加强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小麦育种、海水养殖生物育种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省苹果·果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聚焦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重点物种,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17家、省重点实验室15家,重点开展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及盐碱地生物育种等基础性、应用性研究,着力打造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高地。
五是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建设以种业为主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建设国家级良繁基地16个、制种大县10个、展示基地7个,认定省级基地50个,建设南繁基地1000亩。年繁育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重点作物良种300余万亩,除保障本省用种外,还向全国大面积推广。
六是加强种业企业培育。启动实施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优势种子企业牵头承担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攻关。2022年,立项支持培优4家科技领军种业企业、扶持培育19家“隐形冠军”种业企业,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截至2022年底,全省持证农作物种业企业760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4家,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8家,占全国的11.6%。2022年,全省种子销售收入123.4亿元,利润12.47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七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立项支持9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重点扶持良繁基地建设、科研创新、品种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围绕种质资源、种子安全等关键领域,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以色列、美国、荷兰等国家共建国家级国合基地2家,省级国合基地3家,助力种业企业与国际接轨。
八是严格种业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品种权保护等专项行动,连续实施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研究起草种苗管理办法,省农业农村厅与省高院联合签署《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品种保护长效机制。2022年,抽检种子样品质量合格率100%。
九是强化政策扶持。在减税降费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企业实行“零征税”。在减免贷款利息方面,对首次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并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按实际支付贷款利息的40%给予一次性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贴息50万元。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方面,将种子加工、清选机械和种子播前处理设备等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目录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给予补贴。在制种保险方面,全面实施小麦、玉米、稻谷制种保险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质量实施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推行博士科研工作站备案制改革,建立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加大种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普惠政策落实力度,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强化种质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支持育种企业和科研团队联合开展良种创新研发,围绕粮食及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展生物育种等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培育综合竞争力强的农业新品种,打造一批领军和“隐形冠军”种业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厅工作予以支持。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9月1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