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3-12-25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督办字〔2023〕119号
***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土特产”行业保障机制,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全链条升级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依托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印发《山东省“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等文件,规划布局全省特色产业,重点建设粮棉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花卉、特色种植、传统食品、传统工艺、乡土文化等十大优势区。实施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栖霞苹果、莱阳黄梨、青州银瓜、乐陵小枣、潍县萝卜、平阴玫瑰、菏泽牡丹、日照绿茶、德州扒鸡等“13+N”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重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山东农产品品牌。按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思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农业及其他服务业结合,推进农文旅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全省共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75个,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521个、乡土产业名品村4265个。
(二)强化金融监管服务。引导辖区银行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土特产”的金融支持力度。如引导山东省联社制定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推动辖区农商行将金融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2023年度重点服务领域,鼓励农商行对辖内农产品品牌龙头企业及上下游经营主体逐一对接营销,通过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创新专属信贷产品、提供融资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全力做好全产业链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助力打造农产品精品品牌。推动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引领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研发,推出“肉牛贷”“樱桃贷”“渔家乐民宿助力贷”“养殖贷”“黄烟种植保险”“小龙虾综合养殖保险”等支持特色农产品的金融产品,推出全国首批花生价格“期货+保险”保单、全国首个“肉鸭养殖保险”等,助力辖区特色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银担服务合作。推动银行机构联合省农担公司在每县选取2-3个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园区,开发优化产业链、产业集群担保服务方案。目前,推出的386个担保服务方案已覆盖我省绝大部分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潍坊蔬菜、烟台苹果、沿黄牛肉、沿黄小麦、鲁北肉羊、海水养殖等一大批产业集群担保规模超过10亿元。如指导潍坊市辖区内银行机构联合农担公司,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产融平台”全程托管模式,联合政府部门开发茶、果产业集群方案,设定“5+N”还款期限,成功开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当地从事茶果种植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3300万元。
(四)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出台《关于完善山东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的通知》(鲁财金〔2022〕17号),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作用,创新开展地方补贴型经济作物保险。鼓励支持保险机构结合各地实际,充分考虑特色农业面临的风险状况,丰富完善保险条款,将自然灾害、流行病虫害纳入保险范围,切实提升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
(五)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在财政补贴方面,继续对山东农担公司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给予补助,支持山东农担公司围绕“土特产”创新开发担保产品,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指导山东农担公司建立政银担合作机制,对政策性担保风险,由山东农担公司、当地政府、合作银行按照6:2:2的比例进行分担。在税收优惠方面,认真落实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一系列税收支持政策,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减轻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税收负担。
按照您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土特产”责任机制、保障机制等意见建议,我们将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培育,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强化责任推进机制。做好“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品推介工作,持续强化组织保障、要素支撑、政策服务、技术指导,打造知名乡土区域品牌,及时向社会发布、向电商平台推送、向采购商推荐。完善各市乡村振兴考核指标,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等情况列入考核事项,指导各市培优培强乡村特色产业,形成培育“土特产”的良好政策氛围。
(二)强化政策保障。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市县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现代农业强县和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开展特色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对设施农业贷款给予贴息。指导市县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探索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提升“土特产”可持续发展能力。会同税务部门抓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减轻包括“土特产”在内的各类农产品税负,支持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金融支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土特产”产业发展的金融诉求,丰富金融供给产品,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对接,优化信贷服务,加大保险保障,切实提升“土特产”产业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感谢您们对“土特产”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7月7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