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声民意 > 正文

对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第20230436号《关于推动山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督办字〔2023〕81号

  **代表:

  收到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山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后,我厅高度重视,会同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银保监局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2021年5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日照绿茶”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支持日照绿茶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21年10月,省委农办印发《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出要完善茶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标准园、示范园,打造标准化“原料车间”。2022年5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山东省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山东省茶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进行了科学规划。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等有关单位先后实施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茶叶)项目、产业强镇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农高区建设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等,累计投入省级资金超3亿元。同时,针对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等主题多次组织实地考察并研讨支招,提出“推动山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方法,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省直有关部门积极联动,共同推进我省茶产业发展。省发改委会同文化和旅游厅等省有关部门积极引导茶叶适种地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鼓励茶叶种植与特色旅游、体育康养、历史文化等相融合。2022年,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日照市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园。省科技厅先后组织实施“山东省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绿色生态经济型茶树新品种选育”“日照绿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等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茶树品种选育、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茶叶衍生品和智能装备研发等“产业瓶颈”开展协同攻关。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推进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上持续发力,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当地食品生产监管重点工作,确保我省茶叶质量安全。山东银保监局紧扣日照绿茶特色产业,创新推出“青茶贷”,由省农担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有效缓解茶农融资难、融资贵,同时积极引导辖区保险机构针对茶产业开发保险产品,如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截至2022年底,据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我省茶园总面积达到65.8万亩,干毛茶产量3.16万吨,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全省面积超5万亩的茶叶生产大县有4个,年营业收入超500万的茶叶企业(合作社)达到72家,以茶叶为主要产业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3处,产业化发展逐步加快。新建市级以上以茶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项目5处,茶旅小镇3个,茶博物馆13个,全省各级茶旅融合示范基地达到60个,成功打造多处茶旅项目并入围全国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新建1处出口型抹茶生产基地,茶叶衍生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链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省已发布《茶园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地理标志产品日照绿茶》等地方标准24项,建设“国家日照绿茶三产融合标准化示范区”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2个,构建了覆盖茶叶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标准体系,茶产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目前,我省市场知名度高的“日照绿茶”“泰山茶”和“崂山茶”等鲁茶品牌,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国际合作展”、“觅茶·Bee&Tea”、“国际茶博会”、“鲁茶飘香”展演、“鲁茶•茶世界的山东味”专题推介会等大型国际、国内活动中作为“好品山东”特色农产品,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宣传推介,其中“日照绿茶”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并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名录。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出台《关于促进山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国有或混合所有制的山东鲁茶集团”“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等建议非常好,我厅已在5月份省政府专报信息约稿中,针对我省茶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我省茶叶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抓茶园建设和茶叶质量升级、茶叶品牌推介和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态为理念,全面推进山东茶叶种植规模化、过程标准化、生产加工装备化和营销网络立体化,切实提升茶产业金融服务质效,增强科技赋能和茶旅文康深度融合,助推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茶产业打造成主产区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主要工作打算如下:

  (一)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各方支持,择机出台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以及配套技术指导意见,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

  (二)增强科技赋能。继续实施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等项目,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重点开展茶树突破性新品种选育、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在主产区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现代高效生态栽培模式茶园,示范带动全省茶树良种的推广和茶园管理机械的推广应用。

  (三)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动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物质覆盖、茶园间作等生态栽培技术和高效新型肥料、水肥一体化等新型农业施肥技术,降低种植环节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力争在全省重点产茶区县建设一批绿色生态栽培示范园。

  (四)加强品牌推介。对各重点产茶市按照特点突出、以点带面的原则,对部分规模小、影响力小的地域品牌进行整合,并结合当地茶叶品质特点和茶产业特色,积极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利用好省级以上茶叶技能大赛、茶叶评优、展会展销等活动,多渠道宣传山东茶叶品牌和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

  (五)促进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齐鲁文化大省,内陆儒家文化、沿海道家文化、南茶北引文化等优势,加强茶产业与康体养生、文化旅游的融合,将山东人文、自然景观融入茶业链条,大力发展以茶为中心的特色区域、特色小镇,建设一批茶之旅线路和茶叶田园综合体项目,实现多产业一体化经营,延伸茶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

  (六)推动模式创新。以日照市“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茶农”的“协议茶园”托管生产经营模式、诸城市“强村贷+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等为模板,结合当地实际,创新经营模式,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联合,引导辖区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针对茶产业金融需求,优化信贷服务,加大保险保障,切实提升茶产业金融服务质效。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真知灼见,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6日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jyta/202312/t20231201_45624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