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热点 > 正文

奉节:欧营村“橙乡”新添“文化味儿”

发布时间:2023-11-26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新华社重庆11月22日电题:欧营村:“橙乡”新添“文化味儿”

  

  新华社记者刘恩黎

  初冬午后,和煦的阳光洒落在三峡库区腹心的欧营村。村民袁丹抱着两岁的儿子在村道上散步,怀中的孩子的小手不停比划,频频指向道路两旁几栋画满彩绘的农房。

  “每天都吵着要去看村里那几处彩绘文化墙,卡车装满橙子的卡通画是他的最爱。”带儿子在村里观赏各式各样的墙绘,如今已成为袁丹的日常。

  从卡通卡车装满橙子的童趣画面到大山间飞速穿梭的高铁,再到壮美的三峡风光,村道两旁的每一幅墙绘都包含着一个鲜活的故事,生动描绘着三峡库区的时代变迁,也融入了欧营村百姓的生活日常。

  “这些墙绘是重庆大学艺术专业的师生团队利用假期时间创作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曾派驻欧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向云宪说,对空白、老旧的墙壁进行彩绘装饰,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村庄“颜值”、改善村貌,另一方面也为村民们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

  欧营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这里水清、树绿,良好的自然禀赋造就了当地蓬勃发展的脐橙产业,素有“三峡橙乡”的美誉。

  欧营村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种植脐橙,种出来的果子入口化渣,品质上乘。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地已经拥有了水肥一体化、控温控湿的现代化果园,脐橙种植面积扩大至7580余亩。

  而如今引入的彩绘创意,为“橙乡”新添了些“文化味儿”。

  今年11月,当地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暨欧营村村史馆改建后正式对外开放,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和展陈是一大亮点。从村庄的历史由来到李白、杜甫诗词中的欧营村,再到记录当地发展变迁的图片和艺术创作,其中内容既有乡愁故事,也有鲜明的历史文化渊源。

  “说欧营来道欧营,营盘包下扎大营,夔州古道穿全境、多少名人从中行……”欧营村村干部刘修权介绍,这个《奉节方言说欧营》不仅朗朗上口还有图文介绍,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村民、游客能够更全面了解当地历史。

文化中心的这些展陈得益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对接帮扶。“以往村民们只顾着刨着脚下的黄土,却不知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故事,现在有了专业博物馆的指导和帮助,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丰富。”刘修权说,如今欧营村环境好、文化氛围也好,不少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选择了返乡安居乐业。

  据了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近年来通过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欧营村特色打造艺术墙绘、特色布展以及文化培训活动,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有效通过文化元素赋能乡村发展。

  向云宪表示,希望通过文化赋能,让乡村的历史记忆“活”起来,同时也进一步增进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归属。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这座三峡村落的故事还在继续:创意背包、传统茶具、文化便签、抱枕等极具当地橙乡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

  “未来我们将围绕脐橙和诗词等地方特色持续推出一批文创产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派驻欧营村第一书记易宁表示,希望未来通过文化产品创新,以特色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11/t20231124_126029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