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热点 > 正文

省时省力和亩产高能否兼顾?泸州创新破解“再生稻推广难”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再生稻推广的难点在于机械化收割。”10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在调研泸州市再生稻产业时说,如何让农机适配再生稻株距行距,让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是全国推广再生稻的最大难点。

  再生稻具有“种一次、收两季”的优势,能够解决双季稻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问题,对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有重要意义。

  但头季稻中稻机收容易碾压稻秆损伤稻桩,影响休眠芽萌发和生长,导致第二季稻再生稻产量降低,这就需要尽量减少对稻桩的损伤,解决中稻机械化收割碾压面积大、损失大的问题。

  在缺乏让再生稻稻桩不受损伤的专用收割机的情况下,既要省时省力省钱,还要亩产高,怎么办?对此,泸州市创新了一些做法。

  “半机收”办法:不利于再生稻大面积推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开展吨粮田创建。这是第一次把“再生稻”“开展吨粮田创建”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而这两个的关键是再生稻能否达产。

  泸州作为四川省再生稻第一大市,在四川省开展吨粮田创建中处于领先地位。今年,我市在去年再生稻有收面积111.7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再生稻有收面积,开展吨粮田创建,挖掘再生稻潜力多产一季粮,确保泸州“四川省再生稻第一大市”的地位。

  从往年种植情况看,一些地方再生稻亩产量不高,就有中稻机收碾压稻秆损伤稻桩的原因。

  “中稻稻秆被压倒后,难以恢复,导致稻桩上的一些休眠芽发不出来,影响了再生稻产量。”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科科长房洪说。

  在中稻收割时,为了避免联合收割机碾压稻秆损伤稻桩,不少农户采用人工收割,采用“半机收”办法,即,人工用镰刀把水稻割下来,然后在半自动的收割机里打谷子。

  房洪说,这个办法的好处是对再生稻的产量影响不大,但增加了人工和生产成本,不利于再生稻大面积推广。

  预留机收通道:不让稻桩受碾压

  10月7日,谢华安在调研泸州市再生稻产业时说,泸州一些再生稻生产区域开始采用预留机收通道方式,方便了机械收割,应推广这种种植方式。

  谢华安提到的栽培技术,在泸县、纳溪区2个市级中稻再生稻吨粮田高产攻关示范片中实施。

  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泸县粟喻粮油专合社负责人刘世超种植水稻1600亩,是其8年种粮的最高数据。

  去年,刘世超在示范片进行了4亩稻田试验:预留联合收割机机收通道。根据收割机履带和机身宽度,实施“留60厘米,栽60厘米”中稻栽插方案,即宽度60厘米的机收通道上不种水稻,机收通道的两边各栽60厘米的水稻,以此类推,旨在达到中稻再生稻统筹兼顾平衡增产的目的。

  可是,稻田一些地方不种水稻,意味着单位面积不够导致减产。对此,刘世超便在稻田种植区域密植,增加栽种株数,亩栽株数1.1万株以上,弥补了因预留机收通道单位面积减少的不足。

  机收时,刘世超仍然采用沃得联合收割机。一般而言,普通收割机履带宽度为50厘米,刘世超花了4000元,更换了履带,这个履带宽度为40厘米,与之前的预留宽度相比,再多留10厘米,便于机手操作。按照预留通道路线,机手操作时走直线,尽量减少对稻桩的碾压。

  后来测产,再生稻亩产达到250公斤。这证明该方式大幅减轻了机收对再生稻亩产量的影响。今年,刘世超增加了预留机收通道稻田的面积,达到400多亩。

  刘世超告诉记者,实施这个种植方式要具备以下条件:打谷子前要放水,打完谷子又要抽水,这对水源要求高,又增加了水稻种植成本;对田块的面积要求2亩以上,便于联合收割机掉头。

  收割机“减肥”:不预留通道不放水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朱建忠表示,预留机收通道的做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稻田要先放水,不然联合收割机会陷在稻田里;二是中稻打了,稻田就要提灌水,否则中稻秸秆晒干了会影响休眠芽的萌发,甚至有可能干死,会大幅影响再生稻产量。

  江阳区况场街道红山村梁山上家庭农场主雷益富种了10年水稻,他对预留机收通道的做法观察了两年。雷益富说,预留机收通道还存在一个“择地”问题。联合收割机由于吨位大、履带宽,如沃得联合收割机重量达到3.5吨,适合在平坝等沙地区域操作。因此,预留机收通道的做法在况场等地不适合,原因是这些地方的稻田之间缺少机耕道,联合收割机不能爬坡上坎;当地松软的黄土无法承受大农机的重量;水源距离稻田相对较远,提灌水的成本较高。

  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雷益富另辟蹊径,用给农机“减肥”的办法——采用富牌小型收割机操作。

  该收割机重量只有500多公斤,搭起两根木棒就能下田,运输操作方便,对稻桩的压力相对较小。

  由于未预留机收通道,小型收割机直接碾压了中稻稻秆。后来测产,雷益富今年所蓄留的10亩再生稻亩产200公斤到225公斤。

  对于该方法的效果,雷益富坦言,尽管少了不放水不提灌水,不预留机收通道的工序,但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大,估计减产比例达到20%;再者,小型收割机效率低,1天收割20-50亩,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朱建忠对泸州再生稻生产模式关注了10年,他建议,对现有土地进行整理,着力解决田块小、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业机械作业的问题,打破地域界限,将小田块变成大田块,便于机收;完善田间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做到水田能排能灌,为解决稻田遇旱缺水死苗、发苗数少,蓄留不成功问题打下良好基础;生产厂家应研发对中稻稻桩休眠芽损伤低的收割机械,政府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农机补贴等;种粮大户与专合社是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动水稻规模化生产的“主力军”,培育、扶持种粮大户与专合社,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让再生稻种植更大面积推广。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11/21/ef3c9c73ca83402d96d611cd7cb22bc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