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热点 > 正文

鲁成:他将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发布时间:2020-10-14     来源:      作者:

  农户的养蚕室、田坎边的桑园……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鲁成总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来回穿行。“20岁进校时,对蚕桑还有些生疏,但没想到,一头钻了进去就是痴迷的大半生。”10月13日,回忆起与桑蚕打交道的大半生,鲁成如此感慨道。

  聊起以往的科研岁月,鲁成总是提起2018年4月13日。这天,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召开了国家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观摩研讨会,会上,实验的成果让鲁成兴奋不已。

  “3月13日才养的叫‘菁松’品种的小蚕,4月11日就开始报喜啦!”鲁成还记得,当时与来自四川、山东、浙江、广西等地的7名蚕桑科学家齐聚如东,观摩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看到10张原蚕陆续结出丰收果实,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喜出望外。

  “人工饲养的好处,是让农户的腰包越来越鼓。”鲁成介绍,2017年,每吨蚕丝卖到50多万元,蚕丝服装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栽桑养蚕的农民越来越少。人工饲料养蚕前景广阔,让蚕品种适应人工饲料迫在眉睫。“如东开了一个好头,但还要尽快在全国推广,加快推进人工饲料养蚕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步伐。”

  为此,鲁成提出了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蚕业。如今,在鲁成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多方持续努力,我国在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饲料加工、饲养技术与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实现了产业化示范应用。目前仅广西就设立了人工饲料养蚕示范点16个。

  作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组织研究制定了现代蚕桑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引领全国蚕桑现代技术研究和发展。同时,基于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成果,在18个蚕桑主产省(区、市)建立了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的基地网络,使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不仅如此,鲁成还长期深入基层一线,对贫困区域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技术需求进行全方位调研,组织蚕桑体系专家在国家级贫困县推动的桑品种及新技术示范区达150余万亩,蚕品种示范达140余万张,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约15亿元,充分发挥了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作用。

  今年4月底,鲁成牵头在广西两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那坡县和百色市隆林县)组建了蚕桑产业技术顾问团队。随后,他多次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技术需求座谈、技术培训等,为地方政府提出蚕桑产业扶贫指导性意见。广西百色市隆林县的养殖户韦大伯说,从来没有见过比鲁成更接地气,更懂农民的心的教授。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010/t20201014_7978019.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