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0-05-07 来源: 作者:
□记者李海旭通讯员刘景澎杜传忠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睢县田野,碧波麦浪随风荡漾,片片油菜花送来阵阵芳香。在城关镇袁庄村纵横的田垄上斑斓鲜花簇拥着一座座银色大棚,走进大棚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草莓在绿叶中探出头来,讨俏可爱,诱人垂涎。 这片草莓地有50多亩,昨天一天就来了将近200人,今年受疫情影响,踏青、采摘的相应少了些,去年这个时候平均每天收入6000多元,一年的产值近80万元。河南凤彩农业睢县草莓种植基地总经理王智豪一边介绍一边拾掇着草莓茎叶并招呼来访者现采现尝,放心吃,绝对是绿色生态无污染的。草莓园按照六不管理原则,不打药,不浇水,不施肥,不除草,不治虫,不防鸟!果面艳、口感棒。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睢县按照公司运作、示范引领、基地推广、合作带动、农户增收的思路发展扶贫产业。城关镇袁庄村先行先试,由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采取公司+订单+农户模式发展草莓种植。3年来,该镇先后投资1394.31万元,建成连栋塑料大棚5座,新型双模拱棚26座,新型日光温室4座,农产品检测化验室1座,工厂化育苗床架及配套喷灌机2套,草莓高架育苗H型架8000米及配套设施。 袁庄村草莓的发展带来了较好社会效益和带贫效应。据该乡党委书记李红星介绍,草莓种植每年为该村增加村集体收入94万元,受益时间达15年,资产收益的70%以上由村集体二次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加上务工,土地流转租金,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途径。 能人带动,抱团发展 胡堂乡高里台可丁农业草莓产业园由种植能手袁伟承包经营。从半亩地到一亩地,从露天到小拱棚,从小拱棚到大棚,开启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种植之路。目前草莓种植面积100多亩,苗圃培育60多亩,长期用工50多人。 在草莓棚里记者与正在采摘草莓的脱贫户秦扣花拉起家常。2018年8月,秦扣花老伴因病去世,她背上债务和精神双重压力,整天少言寡语。驻村第一书记付中华帮她找到了在草莓大棚打零工的活。在这干些下叶、摘果、除草等力所能及的活。每小时五元钱,一月也能挣千把块钱。秦扣花脸上一扫过去忧伤,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睢县扶贫办负责人刘学军说:在产业园务工的农民既是雇工又是股东他们多是带着产业扶持资金或土地入股,享有分红权的农民,他们在赚分红的同时又可在产业园区打工挣工资,实现双丰收。 贫困户带资、带地入股解决了企业先期发展的不足,政府组织专业力量对产业项目进行全流程排查和风险评估,提供产业技术和风险评估服务,解决了市场风险,这种能人带动,抱团发展的带贫模式取得了企业得发展,贫困户得实惠双赢效果。 睢县的草莓以其色香味俱佳,被视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神奇之果活的维生素丸等美誉。该县采取公司+订单+农户模式,通过技术培训辐射20个乡镇60余家农户发展草莓种植,带动当地农业提升收益近千万元。草莓产业的发展弥补了睢县果蔬产业发展短板,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推动了果蔬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睢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
责任编辑:康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