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正文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0-05-07     来源:      作者: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5月7日兰州讯 (记者施秀萍)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月5日下午揭晓,我省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从20个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位列十大考古。旱峡玉矿遗址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早期玉矿遗址调查、发掘的重要发现,也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也是我省继敦煌汉悬泉置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和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之后,第五个入选十大考古的遗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始于1990年。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后山,遗址西北距敦煌市约68千米。遗址东西约3000米、南北约1000米,面积约3平方千米。2015年调查确认玉矿矿脉三条,确定矿坑、岗哨、房址等各类地表遗存188处。2019年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房址、矿坑、岗哨等12处,其中地面石砌房址1座、半地穴式房址5座。早期为西城驿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碳十四测年为距今4000至3700年,晚期为骟马文化遗存,年代早于径保尔草场玉矿骟马文化遗存。

  据了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联合多家单位持续开展了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先后发现了马鬃山径保尔草场、寒窑子草场和旱峡玉矿遗址,证实了自公元前两千纪初至公元前后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玉料开采活动,对了解中国西部地区玉料来源、开采玉矿的族群、玉矿采集群体的聚落形态、早晚不同时期玉矿开采者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深入认识早期西玉东输及玉石之路的形成,探讨中国西北地区古代文化与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还为寻找河西走廊北山及祁连山两地软玉成矿带提供了证据,为寻找可能存在年代更早的玉矿遗址提供了线索。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