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0-04-29 来源: 作者:
镉大米重现:“毒大米”为何屡禁不绝?
■ 来论
镉大米又来了。4月24日,湖南省益阳市委宣传部表示,针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销毁一批来自湖南益阳的重金属超标大米”的报道,益阳市通过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予以立案调查。这一回应,显然坐实了问题大米来自湖南益阳。
就在3年前,也是湖南益阳企业,就将1440.25吨镉严重超标的大米,销售到多省市,其中也包括云南昭通。而稍加检索,此类新闻报道和评论,近些年就未曾断绝,针对涉事企业、监管部门的处罚与问责也一波接一波。饶是如此,镉大米还是屡曝不止,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如果说,土壤污染造成的农产品污染,一时半会儿难以避免,是个客观因素的话,那么对镉大米的危害认知不足、整改预防不到位,就是主观原因了。
早有报道证实,镉在人体积累可致骨痛、“痛痛病”等症,还可能损害泌尿系统。尽管早有“医学警告”,2013年广东发现镉大米时,仍有农业局官员表示,其“并不是毒大米,吃一两年没问题”。这种认知可能不是个案。而在更近的2018年11月,媒体回访九江“镉大米”事件,发现“时隔一年,污染虽然有所好转,但村民依旧吃着镉含量超标的粮食”。
这些,无不是对镉大米危害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够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镉大米之所以被发现,是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一批不合格米线,进而追溯到镉超标的大米。那么,这些米线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如何被允许加工的?从湖南益阳到云南邵通,它们又是如何“闯关”的?
显然,这次湖南益阳再次流出镉大米,除了追究企业责任,相应的监管责任也应追查到位。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不该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空间。只有刮骨疗毒,彻底整治排污企业、严肃追责,把好质量关、织牢监督网,才能给民众吃下定心丸。
而且,监管部门应将执法重点关口前移到生产端,而不仅仅是在流通和销售端把控粮食安全。想来,只有不让镉大米种出来(无论是人食用,还是其他用途),才能根治这一顽疾。
□樊成(媒体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