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正文

崆峒区:柴寺村的“牛算盘”

发布时间:2020-04-29     来源:      作者:

  甘肃农民网4月27日讯 (通讯员梁璐) 清扫圈舍、粉料、拌料、投喂在自家的肉牛养殖棚里,禹文虎忙得不亦乐乎。

  46岁的禹文虎是崆峒区白庙乡柴寺村的一名肉牛养殖专业户。2003年,他放下金昌的馒头生意回乡照顾老人,接下了白庙塬上祖祖辈辈的传家手艺养牛。

  从1间3头,到3间9头,再到如今2间大养殖棚里的22头牛,小禹和媳妇经管着牛,送走了老人,哺育大了一双儿女,眼看成了老禹,仍未曾偷得浮生半日闲。

  牛每天都要吃饭,我咋可能闲着呢?禹文虎说,这些牛都是宝贝,在家养牛比背井离乡务工划算多了。

1587885655635096684.jpg

  以前在金昌,每年最多挣2万元。17年前回家后,他种起了玉米、养起了牛,开启了玉米+肉牛种植+养殖的致富模式,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牛倌。

  黑安格斯、西蒙塔尔、杂交牛我都养,年出栏量有60多头,出栏直接送进市里的屠宰场。只要行情稳定,平均每年纯收入六、七万元不是问题。禹文虎指着牛棚里体格最为健硕的一头说道,这是我家的牛王!别看它是杂交牛,1万8买进后经过育肥,四五个月就能出栏,起码能卖到2万5!

  肉牛食草量大,家里的30多亩玉米都是它们的口粮。老禹带记者走进牛棚隔壁的小作坊,粉料机轰鸣着,地上有序摆放着待粉的玉米、备好的油渣和粉好的饲料。

  村支书介绍,禹文虎和村里的其他养牛大户一样,既是生意人,又是手艺人,平日里还兼任村里20多户养牛新手的技术指导。

1587885665978081094.jpg

  农机购买有补贴、扩大养殖有贴息贷款、养母牛还得过补贴、疫苗免费打、培训免费参加老禹细数着说道:咱现在得了政策福利,周边邻居们只要有养牛的,我们就给大伙引个路,帮着看哪头牛的发展前途好,自家牛出栏时也顺带着帮邻里把牛运出山。乡里乡亲搭把手,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柴寺村是崆峒区白庙乡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靠牛脱贫、靠牛致富的牛村。2012年11月,白庙乡柴寺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肉牛养殖示范村,走出了一条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发展模式。

  我们主要以种植、养殖结合的模式搞散户肉牛养殖。村里有2600余亩玉米用来保障肉牛饲草料供应。全村380户村民里,70%以上都养牛,村子里仅1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就有50户。村支书马广军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截至目前,柴寺村肉牛年存栏量3300头,年出栏2000余头,年产值可达到820万元。通过养牛,全村4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稳步脱贫。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94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