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0-04-23 来源: 作者: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农民报4月16日讯 (记者 侯小宝) 近年来,庆阳市以331+产业扶贫模式为主导,大力发展现代肉羊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就地打工、流转土地等方式,实现多渠道、多元增收,肉羊产业实现了由分散粗放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
这里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4月13日,记者分别探访了位于宁县和合水县的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立体循环种养 小山村羊产业势头旺
白墙、青瓦、园艺栅栏,在宁县焦村镇半个城村民兴草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排排整洁的羊舍中,长势健硕的宁州肉羊在隔档内来回跑动着,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距羊舍不远处的矮化密植苹果园,苹果花开的正艳,工人们正忙着施肥和修剪树枝。
不同于传统的养殖场卷舍内满地粪便的情形,这些羊的脚下是细密多孔的养殖竹床,表面几乎看不到任何羊粪,而是沉降到约1米深的粪肥发酵池中,待堆沤好后,有机器自动清运出来,运往旁边的苹果园进行施肥。
民兴草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养殖的肉羊。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侯小宝
我们采用羊床喂养、羊粪分离、果园用肥的方式,实现了立体循环种养。民兴草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健告诉记者。
孙健是半个城村人,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今年35岁的他从2006年就开始外出务工,2011年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他先后创办过驾校和餐饮公司,在内蒙古学习了一年养殖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丰富的经验。
2016年,半个城村党委书记孙平找到他,说全县正大力大力扶持肉羊养殖,有政策支持资金,也有配套发展模式。关键是能为村里发展一个产业,还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孙健听后,当时就同意了。创业多年,能回馈家乡百姓,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于是孙健自投120万元,加上政府扶持的8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民兴草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与此同时,他开始修建养羊圈舍,三个月后羊圈建好了,购置的羊也到了。他招了3名贫困户固定在合作社工作,负责肉羊饲喂和圈舍清扫,每月有2100元的工资。为带动脱贫,他吸纳162户贫困户参与入股,以12%的比例进行分红。
民兴草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健。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侯小宝
贫困户李军刚家里没什么收入。孙健把合作社的羊拿出20只母羊给他养,免费提供技术,李军刚用羊羔抵账即可。
通过借母还羔的方式,我不出一分钱,就养上了羊。上个月我又多出了14只羊羔,合作社还会帮助销售。我还种了5亩西瓜,去年底就脱贫了。李军刚告诉记者,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
从开始的200只,到目前的1500只,合作社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原本向肥料厂销售的羊粪,孙健打算不卖了,他瞄准了山地有机苹果、矮化密植苹果及紫花苜蓿、苗林培育等种植项目,开展羊-果-草-林一体化循环发展,目前已建成千余亩果园。
据了解,半个城村从去年底实现脱贫,目前剩余3名贫困户,去年人均入股分红2400元,整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废弃窑洞变羊舍 带动脱贫成效显
你见过在窑洞中养的羊吗?合水县太莪乡北掌村这里就有。
窑洞的外面建有围栏和遮阳棚。一孔窑洞,就是一个养殖区域,冬暖夏凉,羊群易分类、易管理。
合水县惠民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貌。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侯小宝
2018年,太莪乡致富带头人高钦有在这里注册成立了合水县惠民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331+湖羊养殖产业化扶贫模式,提出村社联建双融工作机制,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
今年49岁的高钦旺是北掌村人。从去年8月起,他开始在这里务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他还将县里发的5000元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年底就得到了500元分红,实现了稳定脱贫。
我以前常年在内蒙古打工,干不动了,就回到了家乡种地。本以为收入会下降不少,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获得就业机会,这下孩子上学也有保障了。高钦旺告诉记者。
北掌村村民高钦旺正在打扫羊舍。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侯小宝
合作社副理事长刘大地介绍,合作社改造了22只废弃窑洞,修建了7座砖混结构羊舍,有效节约了成本。2019年,新增带动90户贫困户入股产业扶持发展资金56万元,均按收益10%的比例进行分红,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合作社还根据发展需要,带动32户贫困户种植饲草450亩,预计亩均可增收1000元。
为提高湖羊的品牌附加值,合作社还申请注册了惠民商标,建立了销售网点,全面推介品牌,让北掌村的羊走出去。
理事长高钦有说,我们将力争在年底实现基础母羊存栏量3000只,带动100户农户发展湖羊养殖,年产值稳定达到600万元以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