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17-12-20 来源: 作者:
澜湄六国记者团与环保部澜湄环境合作中心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张晓赫 翁奇羽) “同饮一江水”的澜湄六国共同设立了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这会给澜湄流域带来哪些变化?18日下午,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的澜湄六国记者团来到环保部澜湄环境合作中心,决定一探究竟。
“中心虽然是新设立,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我们与湄公河国家已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向记者透露,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等方面已经实施了很多具体项目。
那未来的澜湄流域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当中引发记者关注的当属共建澜湄国家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计划。
周国梅介绍,未来将吸引澜湄国家的企业共同参与平台与区域环保市场机制化的建设,同时还将构建澜湄环保企业圆桌对话机制,推动生态环保技术和产业交流与合作,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增强澜湄环境合作的创新性与活力。
此外,周国梅表示,结合目前新形势,未来澜湄环境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做好澜湄环境合作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战略》的编制工作。二是推动区域环境政策沟通与对话,深化合作范畴。三是围绕优先合作领域,实施“绿色澜湄计划”,务实开展项目合作。
“项目将重点在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周国梅补充表示,希望借助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探索形成更加符合六国国情和环境治理需求的合作新模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