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法制网!
发布时间:2022-06-15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自1991年中国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
3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团结和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东盟关系一直引领东亚区域合作,成为亚太合作的典范。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同东盟经贸合作也日益密切。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91年,双方贸易额为79.6亿美元,2021年达8782亿美元,扩大了109倍。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在全球经济恢复乏力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逆势增长。2021年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136.7亿美元,同比增长0.6%,东盟对中国实际投资额达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33%。截至2021年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累计金额超过2800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有效推动了区域内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贸区之一。中国也是第一个完成由东盟10国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程序的非东盟国家。中国与东盟还围绕卫生、科技、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农林业、减贫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建立卫生部长会议、高官会议机制,打造“健康丝绸之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双方就共同抗击疫情开展密切合作,多次举行专家视频研讨会,实现疫情防治技术精准对接,并先后向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派出抗疫专家组,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提供诊疗和防控指导与咨询。设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开展系列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能力建设活动,共同建设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农业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农产品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中国为东盟国家举办800余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村沼气、气候变化、数字农业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中国还通过举办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开展减贫培训、实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等方式,加强减贫经验分享和交流互鉴。
3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的成就,得益于双方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离不开我们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历史选择。一是相互尊重,坚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二是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三是守望相助,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四是包容互鉴,共建开放的区域主义。30余年和平与发展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和东盟的共同财富,为双方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遵循。去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6月14日第5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法制网 sn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